税审报告简介
《税审报告》的全称是《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报告》,指企业的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由第三方事务所审核,出具经过协会备案的鉴证报告。每年1至5月期间企业均需要自愿进行这个鉴证。

具体流程有以下几点:
1、确定企业税审目标;
2、确定企业税审,制定企业税审方案;
3、客户提供相关财务凭证及账簿等资料;
4、审阅财务数据;
5、编制税审底稿;
6、出具企业审计征求意见稿;
7、定稿,出具正式企业税审报告;
8、《企业税审报告》时间为每年年5月31前。
税审报告是指企业的年度纳税报告由第三方税务师事务所审核,依法出具的税务鉴证报告。包括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鉴证报告、税前弥补亏损鉴证报告、资产损失鉴证报告、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报告、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鉴证报告。用一句话表述就是,税务机关对企业利润总额存有疑点,本应全面检查,但人手有限,执法经费有限,为了建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适度合作信赖,一般建议由第三方税务师事务所审计,出具税务鉴证报告。否则,税局将进行重点检查。
为什么要出具税审报告?

1.税务局继续积极倡导;国税发[2008】88号文件四项3条
2.企业的自我保护
税务局对没有出具报告的企业作为重点纳税评估对象,如果出具,降低被查风险。
企业税审的五大好处
1、可弥补亏损,减少税款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亏损时,可在连续五个年度内弥补亏损,企业要弥补亏损,通常税务局会要求企业提供税审报告。
2、正确申报企业所得税
签字会计师在做税审时会调整企业不恰当的会计处理,一般都能准确落实企业全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3、转嫁税收风险
如出具报告的企业被税务局稽查,如果是签字会计师原因而被补税罚款并加收滞纳金,则补税由企业承担,但罚款和滞纳金由事务所承担,或由企业交纳后向事务所索赔。
4、可减少税务检查风险
税务检查分两种情况:①税务专业稽查;②管理科室案头检查
5、利用签字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的能力为企业节税
注册会计师及注册税务师在进行税审作业时,通常会审阅企业的全盘帐务,与企业沟通,对于有的费用,做多了反而会多交税,有时改动几个会计分录,企业就会少交很多税,对不当会计处理,提请企业调整帐务,并对企业的节税避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事务所做完税审报告会上传至税务局内网报备,税务局会在内网接收下载报告。
税审的要点
1.小微企业的汇算清缴政策
2.工资总额的税前扣除新变化
3.容易忽视的视同销售应税收入
4.关注新办企业的开办费政策新变化
5.应付未付款项及应收坏账的涉税处理
6.不同对象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适用不同政策
7.税法与会计确认收入的差异引发的纳税调整
8.流转税应税收入与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的差异
9.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损失及软件摊销年限的税务处理
10.企业年终结账前务必关注的两件事:资产损失和税收优惠事项的备案
11.企业取得跨年度的费用支出凭证及以前年度发生应扣未扣支出的涉税处理
企业在什么情况下会做税审报告?
☑1、企业当年亏损较大,以后年度需要弥补亏损的,则当年度需要出具税审报告
☑2、企业帐务处理可能有问题,企业不放心,也会选择税务师事务所出税审报告
☑ 3、企业会计核算没有问题,但当年增值税税负较低,可能会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此时企业可以考虑出税审报告
☑ 4、企业三年连续亏损,税务局通知企业出具三年的税审报告,因受纳税评估约谈等等原因,税务局通知企业出税审报告
☑ 5、企业当年有利润,但利润太低,与收入和资产不配比,或企业有较多的逃税行为,为了税务安全,怕被税务检查,会主动选择做税审
☑ 6、企业当年有利润,如果需要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则弥补亏损的当年及至以前年度有亏损需弥补的年度中间的每一年均需出税审报告
企业税审流程及所需什么材料
1.营业执照及企业章程
2.年末银行对账单
3.企业管理当局声明书
4.税务登记证(国、地税))
5.执行的会计制度及有关政策
6.重大经营决策的股东会决议及实施情况
7.其它相关资料(如各种损失的证据资料等)
8.执行的税种、税率和销售税收优惠政策批件
9.总账、明细账、会计凭证及有关原始记录
10.纳税申报表及有关纳税资料(如税单、增值税发票等)
11.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税前扣除项目有关文件
12.弥补亏损企业还需提供以前年度亏损额报备表及中介机构鉴证报告
13.会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及编表说明等)
14.重要的经营合同及协议(如投资合同、承包合同、借款合同、财产转让协议等)
15.长期投资及关联企业名单(含被投资单位名称、地址、投资额及所占比例、会计核算办法等)
16.注销税务登记还需要提供前三年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及纳税情况、会计账册、凭证和发票申购、试用。结存情况
|